培养单位动态
GRADUATE SCHOOL
山师研究生院
GRADUATE SCHOOL
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赴山东博物馆开展中华文化与传播研学活动
作者:pyb
上传时间:2022年10月14日 10:08
浏览次数:

以一隅展览,领略数千年的文化积淀;以四方藏品,滋养新时代的小子后生。10月11日下午,在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王其和副院长带领下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研究生在山东博物馆开展了中华文化与传播研学活动。

研学之旅开始之前,大家领到了人手一个的博物馆讲解器。讲解器的功能很实用,走到展品面前,对应展品的解说便会响起,为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。

初入山东博物馆,同学们被大厅上方绚烂夺目的穹顶所吸引,抬眼望去,墨绿色的玉璧造型尽显雅致与古朴,历史感与美感在这巨大的穹顶之上展露无遗。中国的尚玉传统由来已久,玉璧的使用更是自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均未间断,这一巨大的穹顶玉璧仿佛是国教学子们踏入省博的研学考察第一课。

王其和老师对本次的研学之旅提出了几点要求,分散观览避免聚集,适当地拍照记录,为之后的学习实践留下素材,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真实器物领略传统文化,在丰富藏品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沉淀与积累。

展览过后,针对“你最喜欢哪个展览”这一问题,大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余杨芳:“我最喜欢的展是佛教造像艺术展。展厅内,形色各异的佛像历经岁月沧桑,无论是石刻佛像还是铜制佛像制作得都十分精美。我最喜欢的展品是那尊蝉冠菩萨像,刀削斧凿得精细无比,让人感叹古时工匠的高超技艺。”

王楠:“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展馆是汉代画像艺术展,展馆内陈列着一块块饱经历史风霜,沉积着历史风韵的汉代画像石。在艺术风格上,展馆内的画像石气势恢宏、各具风采,既有对于飘逸的战国楚风的继承,又不难看出外来的西域胡风已经吹进了汉代人的生活。在表现内容上,这些画像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,它不仅有诸如纺织图和胡汉交战画像中表现的那些汉代现实社会,也有诸如西王母和东王公画像图中所展现的奇异神话世界,流露出先民们想要羽化登仙,向往仙境的强烈愿望。”

“汉代的匠人们持刀作笔,以石作画,带我穿越了一段两千多年的历史,将最真实的汉代生活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。”

任志颖:“最吸引我的是‘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’。据说,它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、展出动物标本最多、展陈手段最先进的非洲野生动物展。一进入展厅,我就被眼前活灵活现、惟妙惟肖的逼真场景深深震撼了,草原上奔跑的非洲狮、漫步的非洲象以及水中游动的尼罗鳄……”

姚雪:“我最喜欢的展是瓷·韵——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。展厅内展示了各种色系的陶瓷,从常见的白、青,到黄、绿、紫、等几乎应有尽有,各种花纹、图案丰富多样。”

“我最喜欢的一件展品是粉彩三孔葫芦瓶。它的造型独特,绘法明快,上面的花卉藤蔓线条流畅,笔意生动,带给人美好的感觉。中国在国外看来是瓷器之国,看完此展才知,此话不假。”

王轩怡:“我最喜欢的是‘片刻千载’甲骨文化展。如果说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,是一幅悠长的画卷,那甲骨文无疑就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它曲线优美,生动形象,它是奇异的符号,又如画一般美丽。”

“我们作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,应该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,只有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,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,做文化传播的使者。”

在博物馆与文物来一场穿越千年的邂逅,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的美妙。同学们脸上的新奇与兴奋早已证明,这段下午的好时光快乐又充实。寒潮过后,秋意渐浓。本次活动既是一场踏秋之旅,也是一堂生动的中华文化课。期待再次走进博物馆,品味文化,感悟历史。

(供稿:国际教育学院)

分享至